会抄的人,更会做自媒体,详解创新文案

千万不要小瞧一个会抄袭的人!

你现在能数落出来的互联网巨头们,大部分都是靠抄袭发家的,

 

比如说微信( Talkbox),扣扣( ICQ),百度(gg),嘿嘿(因为大家知道的原因,这里不细说,可以去搜一下,既知)

 

我们会发现,这些大佬混的比谁都好抄,抄的这么好怎么做到的呀?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:抄–超–钞!从抄袭、到超越、再到钞票!

 

马化腾就说过一句话:我不争第一个,因为那没意义,但是我争第一!什么意思啊?对于他来说抄是一种学习,是一种输入,而同样是做一个产品,别人只做到60分,就迫不及待的去拿去卖了,但是到了老马这,他偏偏要搞到90分以上,真要给到用户更好的体验,其实他就是超、超越的超!

 

就比如说我们上面说的秋秋抄的谁,icq! icq 在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,没有针对中国市场做出任何的本土化的设计,那么老马就很聪明啊,他就逮住了这一点,那秋秋刚问世的时候,就迅速占领了整个中国市场,现在大家有谁知道 icq 吗?对不对?就不管你是支持马化腾的,还是骂他的,你都不能否认一个点,就是人家赚到钞票了。

 

那这个事,其实放在自媒体上也同样适用,会抄袭的人就是比普通人更容易起号,因为这部分人就是聪明,他知道自己现在没有生产内容的能力,就不如直接把别人,已经验证过成功过的作品,直接拿过来用,注意啊,这里我并不是鼓励大家去抄袭,最近平台也特别严厉的在打击这件事情,而是鼓励大家向上面的几位大佬学习,把抄当做一种学习,你比如说我自己,我就抄了,比如说我的很多内容,在自己没有灵感的时候,看文章,看视频,总有让你灵光一现的东西,来感受一下什么叫资源,整天在网上东瞅瞅西逛逛,说不准就来点干货,就巴拉巴拉一堆东西出来了。

 

没错,这一次我们就聊聊抄袭那些事。天下文章一大抄,反应到现在的短视频方面,这样的现象一样普遍,那么有一些小伙伴已经在抄,但是大家会发现,有些人怎么抄也不火,为什么呀?

 

目前为止,头条和西瓜上雷同的东西太多了,但要抄某个方面某个选题,一定要超越才行啊。就点到这啊,大家自己琢磨。

 

那就有小伙伴会问,你的作品不怕人抄吗?不怕,要是你抄我两次就能把我干趴下了,我这知识储备得有多脆弱呀。细心的小伙伴会发现,由于我的视频长期以来,相对来说干货程度比较高,难度比较大,就导致了我的粉丝群体,大部分人的认知也比较高,起码他们是愿意学习的,而不是去寻找某个成功的捷径,所以呢,你要是抄了干货程度比较高的作品,你会发现你的粉丝群体小白看不懂,大部分人不愿意看,而且愿意看的还看不懂。

 

所以我给抄的小伙伴两条建议:

第一个,别抄太专业、干货程度太高的作品,你把握不住啊。

第二个,多抄选题形式。你好好扒拉扒拉,我这几十个视频(文章刚开始),做了不算多的系列选题,但知识有点专业,这样的还是少抄为妙(但,别家简单的,可整啊)。

 

好了,接下来超超超级大干货来了,到底怎么抄?怎么xi稿才能让平台的审核机制,形同虚设?让原创作者和平台都无法察觉?

 

两个办法:

第一招:偷梁换柱。

第一步用同一词去代替关键词,比如说用美丽去代替漂亮,用格局去代替眼界,用思维去代替逻辑等。

第二步:更换句式。比如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,把你美的像一朵花改成说你比花还美,难道有问题吗?再比如,把主宾语颠倒,把你将来比马云更有钱,改成将来马云都不如你有钱等等。

第三步:调整顺序。文章当中有多个论点论句的,调整颠倒一下,就比如说,原文是教大家xi稿的三个方法,123,你就把这一二三的顺序颠倒一下,调整一下。

那么,你会发现上面这三步做下来之后,虽然说原作者他能看出来,哎呀,这小子他抄我的,但是,平台的审核机制大概率审核不出来。练久了之后,你会发现你慢慢的不再满足于这种简单的文字游戏。

 

第二招:偷天换日,偷天偷的是框架和论点,换日,换的是论句和案例。

 

以这篇文章为例:

先给出的是第1个论点:千万不要小瞧抄袭者,紧随其后的就是第一个案例,

然后给出第2个论点:抄–超–钞

随后第2个案例 扣扣抄 icq 的事

然后就是第3个论点,做自媒体也同样,抄袭者秒杀老实人。

是不是随后给出第3个案例?

 

然后呢,就是论句和干货,论句我说的是,解析为什么抄袭我的人不一定火,并且给了他们建议,干货呢就是现在说的如何xi稿。

 

那么这样洗完你会发现,你洗出来的这个作品,除了论点一二三和我原文一样,其他的都变了,平台怎么可能审核的出来,对不对?然后我现在就问问大家,像我这样手把手教大家

如何去超过自己的作品,整个平台除了我,还能有几个?

 

佰拓金辰-提供各种网络活动任务与项目资源教程,旨在服务大学生、宝妈以及那些踏实肯干的互联网创业者等
佰拓金辰 » 会抄的人,更会做自媒体,详解创新文案